您好,欢迎光临武汉国为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武汉国为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 技术文章

污水泵站自动化系统控制与结构问题剖析

来源:武汉国为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5-07-18 10:24:05 发布信息

       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体系中,污水泵站作为核心枢纽,其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水平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与设施可靠性。当前,多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泵站普遍依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构建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凭借配置灵活、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成为泵站智能化管理的核心支撑。然而,受系统设计缺陷、设备维护不足、人员操作水平参差等因素影响,实际运行中仍面临多重挑战,亟待针对性优化。

一、污水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存问题

1.1 液位波动引发的频繁启停问题

       部分污水泵站采用液位仪作为水泵启停的核心控制依据。由于污水进水流量不稳定,水位常出现剧烈波动,导致水泵陷入“连续启动—暂停—再启动”的恶性循环。这种高频次启停不仅加剧设备机械磨损,还会缩短水泵使用寿命,严重时可能引发电机过热等安全隐患。

1.2 备用水泵闲置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为应对突发故障或检修需求,泵站通常配备备用水泵。但实际运行中,备用泵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其电机因缺乏定期运行而出现绝缘电阻下降问题。长期闲置不仅降低备用泵的应急响应能力,更会因绝缘性能劣化缩短整体使用寿命,违背“备用冗余”的设计初衷。

1.3 集水井水位波动加剧运行风险

       受季节性降水影响,雨季集水井水位常出现骤升现象。短时间内水位激增迫使水泵高频启动,瞬间电流大幅超过额定值,极易触发配电柜跳闸故障。此类过载问题不仅影响泵站连续运行,还可能造成电气元件烧毁等次生事故。

1.4 人工操作滞后引发安全隐患

       部分泵站阀门开关仍依赖人工手动控制。受操作人员疏忽、反应延迟等因素影响,常出现阀门开启/关闭不及时的情况。例如,暴雨期间若进水阀门未能及时开启,泵坑可能因集水过量导致水位超限,甚至淹没泵室,直接中断泵站运行。

1.5 自动化系统功能缺失与维护不足

       其一,部分泵站控制系统线路设计不完善,关键设备(如电机、格栅)缺乏必要的保护机制;

       其二,设备维保长期缺位,导致系统网络架构陈旧,泵站与中央控制室间数据传输易中断,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难以保障;其三,系统对泵站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能力薄弱,仅能实现基础数据采集,无法提供趋势分析与预警,制约管理精细化水平。

污水泵站自动化系统

二、污水泵站自动化系统优化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智能控制器的泵站自动化系统升级方案,重点从液位控制、系统集成、设备改造及智能监控四方面突破,全面提升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

2.1 液位仪与水泵协同优化

       增设低位停止液位仪:在原有液位仪下方加装第二套停止液位仪,降低进水水流冲击对水泵启停的干扰,减少因水位波动导致的频繁启停故障。

       优化安装位置与参数:液位仪应避开水流湍急区域及检修困难点位,便于日常维护;科学设定水泵启停水位阈值(如降低启动水位、提高停止水位),避免因阈值设置不合理引发的设备过载。

       均衡水泵运行时长:非雨季通过“交替启停”策略平衡各水泵运行时间,雨季水量激增时再启用全部水泵,延长单泵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系统冗余能力。

2.2 中央控制系统集成化设计

       将控制器集成于常规电气柜内,省去独立控制柜的额外空间与接线成本,实现“控制—保护—监测”一体化。系统核心由五大模块构成:

       进线启动柜:负责总电源接入、进线继电保护、智能控制逻辑执行、数据采集与交互,以及设备状态与参数的实时提示。

       泵控制柜:实现水泵自动启停控制、电机继电保护(过流、过载等),并监测水泵运行电流、电压等关键参数。

       无功补偿柜:优化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耗。

       站用配电柜:为泵站内照明、仪表等辅助设备提供稳定电源。

       安全预防系统:集成故障检测与预警功能,开机前自动完成区域安全检测(如水位超限、设备异常),发现风险时立即停机并触发声光报警,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

       同时,需同步推进系统软件升级(如优化控制算法)与硬件定期维护(如线路老化检测),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2.3 电气设备与线路升级改造

       格栅保护强化:在控制箱内增设格栅过流、过力矩保护功能及报警模块,避免格栅卡阻、过载等故障对水泵运行造成连锁影响;支持格栅独立控制,便于故障时快速隔离。

       电机过流防护:在泵控电机主回路中增设智能电流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电流值并上传至控制系统,当电流异常时自动触发保护动作。

       低压侧电量监测:在低压配电柜安装智能电力检测装置,通过串联接入系统服务器网络,实现对泵站低压侧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的实时采集与远程监控。

       线路抗干扰改造:全面排查主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走线,优化线路布局(如增加屏蔽层、缩短平行布线距离),降低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重点改造无集控功能的老旧设备,提升集中控制能力。

2.4 智能化监控系统升级

       引入“泵站专家控制系统”,基于环境数据(如水位、雨量)、设备运行数据(如电流、温度)等多源信息,动态优化泵组组合策略,在保障运行效率的同时提升设备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同步部署以下智能技术:

       安全预防技术:支持开机前自动安全检测(如泵室积水、设备异常),发现风险时自动停机报警;无人值守期间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检测等技术防范财产损失与设备破坏。

       无线数据推送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泵站热点信息(如实时水位、设备状态、故障报警)的无线定制与推送,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实时掌握泵站运行情况,提升管理便捷性。

       云计算技术应用:依托云平台存储与分析泵站运行数据,支持历史数据查询、趋势预测(如水位变化规律)及报表生成,大幅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与操作效率,降低人工管理成本。

       此外,保留常规操作按钮的传统布局(如启停按钮位置不变),降低操作人员学习成本,减少因操作习惯差异引发的人为失误。

三、结语

       污水泵站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关键基础设施,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与民生福祉。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是提升泵站管理效率的核心手段,更是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系统存在的液位控制不稳定、备用泵闲置、人工操作滞后等问题,通过液位仪优化、中央控制系统集成、电气设备改造及智能监控升级等策略,可有效解决现存痛点。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泵站自动化系统将进一步向“全感知、全智能、全联动”方向发展,为城市污水处理的高效、低碳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上一篇: 微机励磁调节器的控制模式与装置配置 下一篇: 没有了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公众号:武汉国为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加微信

在线咨询服务

微信号:15871108231

相关内容推荐
微机励磁调节器

微机励磁调节器的控制模式与装置配置

微机励磁调节器作为控制发电机磁场电流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模式决定了发电机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调节策略。主流的运行模式有两种:1. 恒机端电压(自动)模式 这是励磁调
2025.07.17
发电机保护屏

发电机保护屏的功能、原理、组成

以下是其工作原理和组成的详细说明:一、 发电机保护屏的工作原理 发电机保护屏的核心是实时监测发电机及其相关电气量,并将这些量与预设的安全阈值(整定值)进行比较。当
2025.07.16
发电机差动保护

发电机差动保护装置原理及作用

日常看到的发电机舱,打开会看到线圈纵横环绕运转不停。这套运转精密的发电设备运行时有隐患,当内部线圈发生损伤,可能出现电流异常涌动。 发电机差动保护就是为解
2025.07.16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网站建设

运营推广

在线客服

微信二维码
13733531273 (即时通话) 2675908596 (在线询价) 13733531273 (长按复制)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