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划和建设光伏电站时,并网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成本、技术路线、审批流程和长期运营效益。高压并网与低压并网是两种主流的接入方式,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差异。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两种方式的核心区别,并提供一套实用的选择指南,助您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一、核心区别一览
为了让您快速把握全貌,下表概括了高压并网与低压并网的主要差异。
1. 高压并网:
高压并网指将光伏电站产生的电能升压至10kV或35kV等中高压等级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这种方式犹如修建了一条电力“高速公路”,专为大规模、远距离电力传输设计。
•复杂但关键的系统构成:一套完整的高压并网系统远不止逆变器和电缆。它需要升压变压器(如10kV/0.4kV, 500kVA)、高压开关柜(额定电压10kV,额定电流1250A)、保护装置、互感器以及监控系统等。此外,常需配置SVG无功补偿柜以确保功率因数符合电网要求,避免罚款。
技术优势与挑战:
•优势:传输损耗低(约2%),效率高;能够支撑百千瓦至数百兆瓦级别的超大容量电站;实现电能的远距离、大范围调配。
•挑战:并网流程复杂,需经过电网公司层层审核,提交电力系统设计审查,满足各项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不仅设备成本高,还需与当地供电部门充分沟通,熟悉“本地规则”,否则可能导致验收延误和额外成本。
2. 低压并网:
低压并网指光伏逆变器输出380V或220V交流电,直接接入用户侧的配电箱或低压母线。这好比利用现有的“城市街巷”网络,实现电力的就地消化。
•简洁的系统结构:其主要设备包括并网逆变器、低压开关柜/配电箱和电能计量设备。无需升压变压器和复杂的高压保护系统,结构紧凑,安装便捷。
技术优势与挑战:
•优势:投资门槛低,设备和施工费用经济;并网流程简化,审批安装速度快;就近消纳,自发自用比例高时效益显著。
•挑战:传输损耗相对较高,不适于远距离输送;容量受用户变压器剩余容量严格限制,易产生“倒送电风险”(发电量超过负载需求),可能被电网限制。
3.如何选择:
1.电网准入政策与要求:不同地区的电网公司有特定规则。有些地方明确要求超过一定容量(如100kW)或变压器容量占比过高时,必须高压并网。项目启动前,务必与当地供电部门充分沟通,了解清楚技术要求、验收标准和所需材料,这是避免后期踩坑的关键。
2.长期扩容需求:如果预期未来会扩大光伏装机规模,在选择当前方案时应具备前瞻性。为高压并网预留接口,或选择易于扩展的“低压+可扩展”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未来改造的难度和成本。
3.全面的成本收益分析:虽然高压并网初期投资高,但对于大规模项目,其较低的传输损耗和更高的发电效率会带来更佳的长期经济效益。需进行详细的财务测算,权衡初期投入与全生命周期的回报。
二、总结
总而言之,高压并网与低压并网是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路线,无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否。
•高压并网 是大规模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必然选择,它技术复杂、投资高昂,但能够实现电力的高效、远距离传输,是支撑能源转型的骨干力量。
•低压并网 是分布式光伏(尤其是户用和小型工商业)的优选方案,它灵活、经济、便捷,完美契合“就地发电、就近消纳”的分布式理念。
最终决策时,请牢记:“能低压就低压,没有办法才选高压”
是一项实用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对自身项目需求和外部约束条件的清晰把握。前期多花精力在规划和沟通上,才能确保光伏电站在未来二十余年的生命周期内稳定运行,收获最大收益。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公众号:武汉国为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加微信
在线咨询服务
微信号:1587110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