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W-9000 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的产品介绍:
本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是一款基于先进传感技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智能控制器开发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系统核心由主控制器单元、高精度液位传感器(如投入式静压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浮球开关等)、水泵动力控制回路(含接触器、保护装置)、人机交互界面(HMI触摸屏/操作面板)以及可选的远程通讯模块(4G/以太网等)构成。其设计旨在彻底解决人工巡检排水泵效率低下、响应滞后、易发生水淹事故等问题。系统具备高可靠性、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能够适应地下潮湿、环境恶劣等应用场景,确保排水关键设施7×24小时稳定运行。通过集成化的硬件与灵活的软件配置,该系统可实现对单台或多台水泵(主备轮换/同时运行)的精准控制、运行数据实时采集、历史记录存储以及多种报警联锁保护功能,是构建现代化、无人值守排水泵房的首选设备,有效提升排水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与管理效率。
二、GW-9000 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闭环水位监测与控制逻辑。首先,安装在水池(集水井)中的液位传感器(如高精度静压传感器连续测量水位高度,或浮球开关检测预设水位点)将实时水位信号(模拟量4-20mA/开关量信号)传输至核心控制器(PLC或专用控制器)。控制器内部程序持续处理接收到的水位数据,并将其与用户预先设定的多个关键水位阈值(如低水位停泵点、启泵点、高水位报警点、超高水位紧急启泵点)进行逻辑比较与分析。
当水位上升至预设的启泵阈值时,控制器根据预设控制策略(如单泵控制、主备泵轮换/同时启动)发出启动指令,通过控制回路驱动接触器吸合,接通水泵电源,水泵开始抽水。随着水泵运行,水位下降,当水位降至预设的低水位停泵阈值时,控制器发出停机指令,断开接触器,水泵停止运行。若遇水泵故障(如过载、过热、缺相、短路等),控制回路中的保护元件(热继电器、空开、综合保护器等)动作或控制器自身监测到异常信号(电流异常、空开跳闸反馈等),控制器会立即停机,并触发声光报警及远程通知(如可选)。系统运行数据(启停时间、运行时长、故障信息、水位曲线等)由控制器记录存储,可通过本地HMI查看或通过通讯模块上传至云端/监控中心,实现透明化远程运维管理。
三、GW-9000 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
智能水位监控与自动启停控制:
实时、连续、高精度(如±0.1% FS)监测集水井/水池水位。
可设置多个水位控制点:启动水位(高水位)、一级停泵水位(低水位)、超高水位报警及联动备泵、低限水位保护点(防止干转)。
根据水位变化自动控制单台或多台水泵(主泵、备用泵)启停,实现“高启低停”。支持水泵轮换运行,均衡磨损。
水泵运行模式管理:
手动模式: 本地强制启停,用于调试或应急操作。
自动模式: 系统核心工作模式,完全依赖水位信号自动控制。
主备切换模式: 定义主泵与备用泵(1用1备、2用1备等),支持故障自动切换至备泵。
轮换模式: 每次启泵时自动切换启动序列,确保多台水泵均衡使用。
同时运行模式: 在水位急速上升时(如暴雨),可同时启动多台泵提升排水能力。
多重保护与智能诊断报警:
电气保护: 集成了水泵过载保护(热继/电子式)、短路保护(空开)、缺相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电机过热预报警(需温度传感器)。
运行保护: 干运行(缺水)保护(通过低限水位或水泵电流监测),泵启动延时/停止延时保护,防止频繁启停。
机械状态监测(可选): 泵体漏水监测、轴承温度监测。
水位信号异常报警: 传感器短路、开路、信号超限故障。
系统故障报警: PLC/控制器故障、电源故障等。
报警发生时,本地声光报警器启动(如故障指示灯、蜂鸣器),人机界面(HMI)显示详细故障信息(代码、描述)。可通过继电器输出或通讯接口触发远程报警(短信、平台推送、声光报警箱等)。
运行数据记录与监控:
实时显示与记录当前水位、水泵运行状态(运行/停止/故障)、累计运行时间、启停次数、故障历史记录。
HMI界面显示直观的模拟水位画面、系统状态图。
可选配数据存储器,记录历史水位曲线、事件日志(启停、报警)以备查询分析。
支持实时时钟(RTC),为所有记录信息添加精确时间戳。
远程监控与管理 (通讯功能,可选):
集成标准工业通讯接口(RS485, Ethernet)或无线通讯模块(4G/5G, NB-IoT, LoRa)。
支持多种主流工业协议(如 Modbus RTU/TCP, MQTT, BACnet/IP等)。
可将实时数据、状态、报警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上位机SCADA系统或楼宇自控系统(BAS)。
支持远程参数设定(阈值、模式)、启停控制(权限可控)、历史数据查询与报表生成,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与远程集中监控。
系统扩展与联动:
可根据需要扩展控制更多水泵。
支持与现场其他设备联动(如通风设备),在水泵启动时自动开启通风。
可与上级监控中心、消防系统、台风预警系统等进行数据交互或信号联动,提升综合防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