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距离保护通过测量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实现保护功能。其核心公式为:Zm=Uϕ/Iϕ
其中 Zm:测量阻抗
Uϕ:保护安装处故障相电压
Iϕ:保护安装处故障相电流
动作逻辑:
当Zm<Zset 时,判定故障发生在保护区内,保护动作。
当Zm>Zset 时,判定故障发生在保护区内,保护不动作;
典型配置采用三段式阶梯保护:
距离Ⅰ段:保护范围为线路全长的80%-85%,瞬时动作(0s延时)
距离Ⅱ段:保护本线路全长及下级线路30%-40%,延时tⅡ=tⅠ下级+0.5s
距离Ⅲ段:作为后备保护,延时需与下级线路Ⅱ段配合。
二、距离保护的关键计算公式
相电压计算
Uϕ=UϕK +Iϕ( Z1L+kZ0L)
UϕK :故障点相电压
Z1 : 正序阻抗
Z0 : 零序阻抗
k :零序补偿系数(k=Z0-Z1 / 3 Z1)
三、距离保护的特殊影响因素处理
1. 助增电流与汲出电流
助增电流(分支电源供电):
导致测量阻抗增大,需引入分支系数Kfb>1
整定公式修正:Zset =Zline / Kfb
汲出电流(负荷分流):
导致测量阻抗减小,需引入分支系数Kfb<1
整定公式修正:Zset =Zline / Kfb
2. 系统振荡防护
振荡特征:
三相对称,无负序分量
阻抗轨迹呈周期性变化
闭锁方案:
Ⅰ/Ⅱ段加装振荡闭锁回路
利用负序分量启动判据区分故障/振荡
3. 过渡电阻影响
单相接地故障时:
Rcr=Uϕ/Icr
通常使测量阻抗增大10%-30%
需采用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补偿
4. 电压回路断线处理
闭锁条件:
正序电压U 1<30V
负序电压U 2>8V
四、距离保护的典型应用场景
双电源环网:通过方向元件实现功率倒向判别
重负荷线路:采用全阻抗+偏移特性防止超越
电缆-架空混合线路:考虑电容电流补偿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公众号:武汉国为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加微信
在线咨询服务
微信号:15871108231